-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1.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体系基本遵循了基础型与提高型相结合、理论型与实务型相结合、常规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为理论基础、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三大实验模块。
2.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
按照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特点,将实验课程划分为“两个层次、三个类别”,两个层次是本科生实验课和研究生实验课两个层次,三个类别是理论基础课、基础技能课和专业技能课三个类别,分别涉及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种实验类型,所占比例为36.4%、27.3%和36.4%。社会工作实验室目前已经开设实验课程15门(见表1),其中本科生实验课6门,开设实验项目11项(见表2)。
表1 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课程情况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层次 |
1 |
理论基础 |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
本科生 |
2 |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
研究生 |
|
3 |
高级社会工作理论 |
研究生 |
|
4 |
社会工作伦理 |
研究生 |
|
5 |
基础技能 |
个案工作 |
本科生 |
6 |
小组工作 |
本科生 |
|
7 |
社区工作 |
本科生 |
|
8 |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
研究生 |
|
9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研究生 |
|
10 |
专业技能 |
家庭社会工作 |
本科生 |
11 |
儿童社会工作 |
本科生 |
|
12 |
社会性别与社会工作 |
研究生 |
|
13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研究生 |
|
14 |
婚姻家庭与社会工作 |
研究生 |
|
15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
研究生 |
表2 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项目情况
序号 |
实验项目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1 |
案主自决 |
理论基础 (综合性实验) 36.4% |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
2 |
保密伦理 |
||
3 |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
||
4 |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抉择 |
||
5 |
分享与周哈里窗 |
基础技能 (设计性实验) 27.3% |
小组工作 |
6 |
价值观 |
||
7 |
“镜中我”理论 |
||
8 |
结构家庭治疗方法训练 |
专业技能 (创新性实验) 36.4% |
家庭社会工作 |
9 |
萨提亚家庭治疗方法训练 |
||
10 |
性别与社会工作介入 |
社会性别与社会工作 |
|
11 |
婚姻问题个案辅导 |
3.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的结合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科研成果形成的重要来源,作为校内实验和校外实验的结合点,实验室发挥着资源整合、信息流通的功能。实验室模拟软件、案例演示、数据存储等为开展专业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视角,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田野调查、服务评估、社会工作培训、数据库建设等专业实践领域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效的预演和准备,也为不断改善专业教学、优化学科建设、进一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
1.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心理学专业具有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包括数据分析和方法技术两大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负责数理统计原理的教学和具体的数据分析技术及软件应用的教学。方法技术模块负责各种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通过数据分析和方法技术两大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可以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全部流程,能够自己熟练的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1)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有7门课程,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涉及到307个课时和19个学分,见表4。通过该模块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数理和心理统计的原理和基础知识,并学会使用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tata等)分析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图表。研究生的教学会涉及到高级心理统计和数据分析技术。
(2)方法技术模块
方法技术模块有9门课程,教学对象是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涉及到355个课时和22个学分,见表3。该模块负责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教学,包括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及实验法等,课程教学中讲授和实践并重,重点训练学生使用这些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能力。研究生方法技术模块的教学会涉及到更高级的方法使用及某些专题的方法学进展的介绍。
表3 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课程
数据分析模块课程
名称
对象
课时
学分
心理统计学
本科
64
4
专业计算机应用
本科
51
3
Stata统计应用实务
本科
32
2
R语言统计应用入门
本科
32
2
高级心理统计
研究生(学硕)
48
3
高级数据分析及R语言实现
研究生(学硕)
32
2
高级心理统计学
研究生(专硕)
48
3
方法技术模块课程
名称
对象
课时
学分
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本科
32
2
心理测量
本科
48
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科
48
3
实验心理学
本科
51
3
心理测量
研究生(学硕)
32
2
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生(学硕)
32
2
高级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生(专硕)
48
3
高级心理测量
研究生(专硕)
32
2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
研究生(博士)
32
2
2.实验课程、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
方法技术模块的教学中每门课程都会有大量的实验、测验课程及各种研究方法的实践项目。以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课程为例,实验心理学课程包括75个心理学实验,有12个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12个儿童心理学实验,11个基本心理能力测定实验,16个经典心理学实验,13个认知心理学实验,以及11个心理学扩展实验。实验项目的名称和具体介绍见自编心理学实验讲义。其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的,创新性的实验占30%,认知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扩展实验都在其中,见表3。
心理测量课程包含84个量表,有18个心理健康量表,11个人格特点量表,6个能力兴趣测验,11个临床诊断量表,11个学习量表,9个社交量表,3个自我量表,11个生活应激量表,以及4个其它量表。
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心理学的实验教学与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学生历年进行的百项工程研究项目和国家创新工程项目中的实验和测量工作很多都在心理学实验室里完成,学生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经过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训练的很多学生继续在国内外很多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或者在很多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与管理等工作。
三、公共管理学实验教学体系
1.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公共管理实验室构建了“一横三纵”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横”是指基础理论与方法实验,即以课堂所学知识为蓝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与演示常用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原理和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内容。立足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各门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模拟三个模块构成。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政治学等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实现理论中所描述的经济与管理领域内的集体与个体博弈环境,可以让学生不出校门提前置身于他们从未接触的社会经济氛围,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书本上的理论模型。
专业知识模块:包含社会心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与预算、社会调查研究、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城市设计与规划等行政管理专业和城市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通过专业教育软件可以实现多门专业课程的课堂模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实践模拟模块:包含电子政务平台模拟、城市建设管理模拟、城市应急系统模拟、城市市政管理系统模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模拟等多个实践课程,实验室建设了专业的城市多系统管理中心和行政许可中心,并与我市多个政务中心协作,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性质的实验和实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三纵”包括数字模拟与计算实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智慧城市设计与应用实验,即面向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为导向,形成三个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实验科研平台。
数字模拟与计算实验:基于数字化软件平台,向学生讲解和展示公共管理与城市管理的运行机制、相应的数字化管理流程,以及数字模型计算方法,并选取典型的样例数据,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数字化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系统理解。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借助常用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向学生讲解和演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应用的整套流程,并选取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典型样例数据,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数据分析实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智慧城市设计与应用实验:以项目实习的形式,成立应用研究小组,带领学生在熟悉问题的基础上,从了解相关背景开始,自行查阅文献,根据实验目标自行完成实验方案,包括技术路线选型、实验进度安排、预期实现效果等,提交实验项目申请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最终,每个项目组按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项目答辩,由指导教师给出最终成绩。
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
《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2学分,综合性50%,设计性20%,创新性30%
《城市规划原理》,3学分,综合性20%,设计性50%,创新性30%
《政府应急管理》,2学分,综合性40%,设计性30%,创新性30%
《环境与市政设施管理实践》,1学分,综合性60%,设计性20%,创新性20%
《社区社会实习》,1学分,综合性40%,设计性30%,创新性30%
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安排学生到天津市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天津市旧房改造指挥部等单位参观实习。
与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共建行政管理与城市管理本科实验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城中村改造、社区服务、环境规划、社会组织孵化、智慧社区、基层选举等基层实践,在完成实验教学计划的同时,为区政府提供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等多方面咨询服务。